湖南:隆回县瑶族乡金银花产值将达4000万(图)
7月26日,中国园林网讯:正是采摘金银花的旺季。被誉为“中国金银花之乡”的隆回县湖兴山瑶族乡,遍地是金银。穿着民族服装的瑶族男女随处可见采摘金银花的身影。据了解,药乡人民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克服年初严重冰冻灾害,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金银花增产。今年产值预计达到4000万元,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实现了灾年不减产。
湖兴山瑶族乡是高寒山区,金银花产业是该乡的主导产业。年初,一场百年一遇的冰灾给瑶乡金银花造成了巨大损失,造成约4万株金银花死亡。为巩固金银花面积,做好补种工作,乡党委政府严控当地苗木,全部用于乡内补种苗木,并向农户免费发放苗木2万株,全乡共补种金银花苗木12万株。同时,继续做好隆回金银花产业发展项目示范基地这一户型山、大坨村200亩专项行动,积极推进GAP标准化基地种植,新增面积2000多亩。
同时,该乡加强技术培训,加快品种改良,促进金银花生产。目前该乡种植的金银花品种有土花、花王、山东花等。地方花花期短,易脱落,采摘困难,价格低,比花王、山东花差。为推广优良品种,乡党委政府聘请当地品种改良专家吴贤权,在全乡各村进行高水平嫁接技术培训,积极推广“花王”,扶持富寨村包木坪组王彦春等选育的“农福一号”等优良品种。通过技术培训,该乡今年嫁接了20多万个品种,有效加快了金银花品种的改良进度。据农技站负责人介绍,今年该乡举办了4期金银花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培训班,参加人员1000余人,技术资料4000余份,促进了金银花的管理和栽培,保证了金银花的高产高效。为了增加金银花的经济效益,该乡注重产品的初加工。金银花采摘后,需要进行加工。主要形式有硫磺熏蒸、晒干和用烘干机直接烘干。硫磺是有毒物质,熏蒸后会大大降低金银花的药用功能,对人体有害。为了尽可能避免硫磺熏蒸,乡党委政府组织当地老板3月份去浙江购买了8台杀青机和烘干机,让全乡所有村庄都有金银花加工厂。到目前为止,金银花加工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保证了花卉不腐烂,大大提高了金银花的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据了解,今年金银花的市场价为8元/斤,是历史上新花生产时的最高价格。该乡金银花面积近2万亩,年产量约2200吨,今年产值4000万元,人均收入3000多元。该乡大坨村村民吴先全,年产量近1.5万公斤,产值超10万元。毛村文明辉、文明泉、何伟峰、刘启庆在邻近的新化县承包了100亩金银花地,生产花卉5万多公斤,纯收入12万多元。金银花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乡镇有200多户,70%以上是1万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