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践行“五海”资源保护 绘就海洋生态美景
漳州:实践与现状;五个。保护资源,绘制美丽的海洋生态风景
中国园林网12月2日消息:几乎没有人能抵挡大海的魅力,尤其是漳州的大海。碧海蓝天、碧水白沙,无论是漳浦翡翠湾、东山岛马銮湾还是诏安县岛,都令人神往。最惬意的是,在金色的沙滩上,听浪观海,看潮起潮落。最惬意的是树影交织,漳州715公里的海岸线生机盎然,郁郁葱葱。
近年来,漳州海洋产业走过的每一个阶段都打上了鲜明的& ldquo生态与现状;品牌& ldquo五个。资源保护是将漳州纳入当前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继《关于加强与发展的意见》发布后,五个。关于保护资源的通知》,开启了全面加强& ldquo五个。资源保护工作拉开序幕后,漳州市随后出台了《沿海县(市)划区条例》;五个。资源责任目标通知将& ldquo五个。沿海县(市)政府实施资源保护,漳州市实施生态建设;今年7月28日市委十届十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七五。行动计划”,而且还有& ldquo五个。资源保护作为漳州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建设目标。
如今,一个集迷人的海湾、浪漫的沙滩、璀璨的海岛、湛蓝的海水于一体的美丽海洋生态区正在漳州冉冉升起。
进行海滩恢复和控制。
作为沿海城市,沙滩是漳州的标志性名片。
漳州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共有31个滩涂,岸线108公里,其中主滩24个,大部分分布在龙海港尾湾和龙角湾、漳浦符头湾和将军澳、东山五角湾和马銮湾、诏安大源湾和后湖等。,九龙江入海口以南,砂质细腻,坡度平缓,滩面宽阔,水波小而清澈。
近年来,漳州市高度重视沿海滩涂保护工作,设立滩涂红线控制区,确保在岸线至陆侧至少200米范围内,禁止可能改变或影响滩涂自然属性的开发建设活动。计划五年内完成占用滩涂养殖和营利性开发建设项目的清理工作。
此外,加强海滩管理,打击非法海砂海盗。根据《关于加强江河海域采砂管理的决定》和《漳州市海域采砂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严格控制海砂开采,坚决处理各种破坏、垄断滩涂的行为。《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漳州市共查处非法采砂案件30起,收缴罚没款300万元,遏制了非法违法采矿活动猖獗势头。
未来,漳州还计划到2020年完成东山五角湾、马銮湾、金銮湾等重点滩涂、漳浦符头湾、后蔡湾、龙海龙角湾、诏安大源湾等重点滩涂的生态修复整治。
滨海湿地公园的规划与建设
去年11月,漳州发布了《关于加强与发展的意见》;五个。《资源保护通知》中明确,岸线资源不允许被其他私人和单体项目占用,确保漳州市自然岸线预留比例不低于38%。
& ldquo加强沿海和滨海湿地保护,对于保护海岸线、维护其生态功能具有积极意义,也是海洋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rdquo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漳州市为保护沿海湿地珍稀海洋资源,先后建立了张家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江口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东山珊瑚省级自然保护区。此外,还开展了滨海和滨海湿地修复工程,完成了东山东南部海滩2150米护岸的修复,改造了深埋海滩上的取排水管道,美化了滨海和滨海湿地环境。
据了解,在规划建设一批滨海湿地公园的基础上,漳州市将继续对原有滩涂、盐场进行改造提升。同时,禁止以围海方式新增滩涂养殖,严格控制利用现有盐田、滩涂和滨海湿地进行土地复垦,实行滩涂养殖和退盐还海,还海岸和滨海湿地自然风光,恢复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环境可持续。
加强海水质量控制
海水是海洋的基础,防止海洋污染是保持海水质量的必要手段。为恢复漳州蓝色海水,市海洋与渔业局启动了陆源入海多途径、多手段污染治理。2011-2014年,漳州海水水质达标率连续4年位居全省沿海设区市第一。
开展监测监控,及时掌握污染情况。市海洋与渔业局制定《漳州市重点养殖水域环境监测预警预报工作方案》,组织对辖区内主要入海排污口、毗邻海域、海洋保护区、重点养殖区进行监测。组织人员对漳州市赤潮易发区进行日常监测,防范赤潮灾害。通过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漳州海域海洋环境的每一次变化。
控制污染源,控制陆源污染。与环保部门共同努力& ldquo加强环境执法监督年&现状;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集结市、县两级陆海力量,重点检查漳州市漳浦县赤湖皮革工业园、东山通博排污口、漳州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等多家排污单位海洋环保措施落实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海事部门和环保部门联合向当地政府发出《联合执法整改意见书》,要求其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改正。
岛屿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淇岛、南寨岛、林金屿、石芬塔岛、熊昱岛、地屿岛、东门岛、成洲岛& hellip& hellip如同散落在漳州水域的珍珠,是漳州独有的珍贵海岛资源。漳州海岛资源丰富,海域有岛屿228个(7个岛)。
近年来,漳州市设立了南寨岛、蔡羽岛、雄地岛等7个海岛特别保护区,并设立了配备专职管理人员的保护区管理机构,推进无居民海岛保护工作。此外,诏安县海岛国家海洋公园特别保护区获得国家海洋局批准。
未来,漳州还将对无居民海岛资源实行分类管理,分为特殊保护、一般保护、适度利用三个功能区块。其中,严格控制受保护海岛以各种名义开展业务开发建设;对于适度利用的无居民海岛,坚持先规划后开发,优先落实生态保护措施,确保开发利用与生态修复齐头并进;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出售、转让、出租可以开发利用的无居民海岛。
& ldquo用于经营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必须符合单岛规划的功能定位,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可以通过市场化配置公开取得。此外,对于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项目,原则上要求投资规模达到5亿元,年投资5000万元以上。& rdquo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漳州将聚焦无人岛,力争在成洲岛、东门岛、林金屿岛、南寨岛等无人岛打造一批国家级海洋公园。积极开展重点海岛整治修复,改善海岛及周边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珍稀海洋资源。
治理海湾的生态环境
海湾是人类从事海洋经济活动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基地,是港口建设的首选,也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加强湾内生态环境整治,必须严格控制湾内围垦规模,确保所辖湾内养殖用海规模仅下降。
下一阶段,漳州将加大重点海湾海洋生态环境整治力度,严禁在福建海湾数值模拟与环境研究结果确定的不可行围垦区域进行围垦。禁止在海湾围垦发展渔业养殖;严格控制工业和房地产项目开发占用海湾水域。
& ldquo几年来,我们在八尺门、张江河口海域持续组织实施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目前,八尺门海域、小芸张家口湾等7个海洋环境生态修复项目已通过省海洋与渔业厅验收;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外,还将推进海湾生态修复工程工作,加大龙角湾、佛坛湾、张家口湾、东山湾、诏安湾等重点海湾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力度,力争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推进取得重大进展。& rdquo
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 ldquo河流和海洋,每年都有鱼。这是我们的共同愿景。近年来,市海洋与渔业局大力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每年人工放流大鲷、日本对虾、石斑鱼、大黄鱼等珍稀鱼类(虾类)上亿尾,有效维护了漳州水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改善了水域生态环境。
& ldquo近年来,我们明显感觉到自己钓到了更多有价值的鱼种,如石斑鱼、海鳊鱼、海鳊鱼等,收入也比以前增加了很多& rdquo被采访的东山渔民高兴地告诉记者。
作为一项惠民政策,国家、省市每年都安排资金进行渔业增殖放流。同时,漳州积极组织涉海项目海洋生态补偿,不断扩大漳州增殖放流规模。2011年以来,通过海洋生态补偿、政府投资、社会捐赠等涉海项目渠道筹集资金1500多万元,在张江口、九龙口、后蔡湾、诏安湾、东山湾等海域(水域)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放流鱼虾贝18亿余尾,通过大规模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改善渔业生态环境。
推动渔业产业转型升级。
浅海养殖不仅影响海洋生物的繁殖和生长,还会加速废弃物的沉积,导致海域面积空减少,水域自净能力大大降低。
针对浅海养殖问题,市海洋与渔业局要求各级各部门对辖区内的浅海养殖进行摸底调查,确定清场范围。加强执法检查。一旦发现非法新养殖,将尽快取缔,巩固清退成果,杜绝清退后死灰复燃现象。同时,面对养殖面积大幅减少的情况,主要采取推广工厂化养殖、深水网箱养殖、标准化养殖池塘等生态养殖模式,发展优势种产业和休闲渔业等措施,引导养殖户由粗放式养殖向精细化养殖转变,提高养殖产出率,大力推广远洋捕捞作业方式,确保漳州市渔业生产总值不受影响、稳步提升,促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
推荐阅读:
湖南道县加强湿地保护,保护湿地共4362公顷。
广西横县:保护湿地促进生态文明的立法
成都5年建成湿地公园31个,水系面积比提高到21%。
贵州:以湿地保护为基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人民网)